原标题:【暖心医患】花季少女车祸致瘫,奇迹康复!秘密就在她手绘《康复日记》中
东南快报记者 黄淑平 通讯员 余彬 文/图
一次突发车祸,
大学生泡沫(化名)当场昏迷,
脑部受外力撞击、
颈椎神经也损伤严重。
抢救后,
她意识逐渐恢复,
但左侧肢体却留下了瘫痪的后遗症,
左手、左脚基本丧失了功能,
她会迎来奇迹吗……
上周,
暖心一幕发生了!
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作业治疗科医护人员收到一份特别礼物——
《康复日记》,共计10幅漫画,
绘制者正是从这里“重生”的泡沫!
突遇车祸 无限悲痛
事情还要从2017年说起,
那年暑假,
即将读大三的影视制作专业大学生泡沫
在一次外出拍摄途中,
不幸遭遇车祸,
她当场昏迷,
随后被送往医院抢救。
医生经诊断,
发现她脑部受到了外力的撞击,
颈椎的神经也损伤较严重。
抢救后,
泡沫渐渐恢复,
却留下了瘫痪的后遗症。
正值花季的女孩,
突然变成“瘫痪”病人,
泡沫和全家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悲痛,
甚至出现了极度负面的情绪。
对于瘫痪的病人来说,
康复治疗是最重要的方法。
在接下去的半年里,
泡沫在医院开始接受临床康复治疗,
但是康复效果并不理想。
泡沫虽然可以在一人监督下
短距离缓慢步行,
但外出的大多数时间
仍需要坐在轮椅上由妈妈推着,
左侧手臂和手掌的活动功能也没有恢复,
生活上的事基本全依赖妈妈的帮忙。
“特殊”制定 奇迹康复
“她是一个爱画画的女孩,
她很想像以前那样,
可以到处去拍东西,
可以拿起笔就自由地画画,
她最大的愿望就是
能在2018年9月份开学时返回学校,
继续完成学业。”
4月9日,
省康复医院作业治疗科主任蔡素芳说。
2018年2月,
康复不甚理想的泡沫,
转到了福建省康复医院作业治疗科
继续进行康复治疗。
在知道了泡沫的坚强的信念后,
作业治疗科主任蔡素芳
召集全科医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决定为她制定一套特殊的治疗方案,
帮助她早点康复。
“让患者尽可能参与到
自己力所能及的日常活动中,
即便现在的手脚还不够灵活,
但从事以往熟悉的日常活动,
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蔡素芳在给泡沫制定的康复治疗方案中,
除了常规的肢体锻炼康复训练,
还安排了很多生活训练,
如包饺子、浇花、切水果……
在得知泡沫喜欢画画,
蔡素芳将画画这一项日常的兴趣
也列入了康复训练的方案中。
她鼓励泡沫在病房里画画,
并多使用左手协助控制画板,
加强训练左手的运动功能,
后来在医院里,
泡沫由此得了“画画姑娘”的外号,
她还在病床上学会了电脑制图软件。
而为了强化左侧下肢的训练,
原本泡沫从家里到医院需要坐轮椅被推着来,
蔡素芳建议她慢慢尝试步行,
一开始需要休息3-4次,
慢慢地减少休息的次数,
左脚的功能也快速地恢复了。
“瘫痪的病人,
要全部恢复肢体功能很难;
但小姑娘经过8个月的康复,
基本上都恢复了,
可以说是奇迹。”
蔡素芳介绍,
泡沫现在左侧肢体的功能恢复已达90%以上,
吃饭、刷牙洗脸、敲击键盘、
使用鼠标、使用照相机、
洗衣、晾晒衣服等都能自如的操作;
能跑、能骑自行车、
能跟得上学习的进度、
能跟着班级同学一同外出摄影等。
2018年9月,
泡沫顺利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
绘制历程 感谢医生
返校后的泡沫,
因为落下了一年的课程,
更抓紧时间学习。
但她说,
她忘不了在省康复医院训练的时光。
一有时间,
她就拿起画笔,
回忆在医院治疗的点点滴滴,
并手绘成一幅幅生动的漫画,
并取名为《康复日记》。
上周,
泡沫将三幅填色完整和8幅未填色的漫画,
“隔空”传送给了蔡素芳。
一时间,
“画画姑娘”的康复日记,
让该院作业治疗科的医生们都感到暖心。
“康复的过程是挺辛苦的,
但是现在我感觉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
是一笔财富,
我学的是影视制作专业,
现在我把我的这段经历用在了我的作业上,
我就想用这个来激励我自己。”
泡沫说,
在康复医院8个月的治疗时间里,
她感受到了医生们的温暖,
康复患者治疗过程中
经常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
但医生们非常细心很有耐心,
而且很专业,
让她感受到了医院的温度。
而这也是泡沫将治疗历程
手绘成“康复日记”的初衷。
如今,泡沫已是大四学生,
需要完成很多作业,
经常外出拍摄,
没有太多时间。
但《康复日记》的连载漫画还在继续规划中。
作为康复工作者!
患者健康康复就是我们最好的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