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的外科治疗

来源:合肥康华康复医院   时间:2022-05-08

       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最终目的是清除血肿,减轻脑组织受压,尽最大努力保证神经功能,减少或防止脑出血后一系列继发性病理变化。

      1.手术适应症:目前认为,患者无意识障碍时多无需手术;有明显意识障碍、脑疝尚不明是,外科治疗明显优于内科;深昏迷患者、双瞳扩大、生命体征趋于衰竭者,内外科治疗方法均不理想。目前手术适应症主要参考一下几点考虑:大脑出血量大于30ml,小脑出血量大于10ml;患者出血后意识障碍情况,I级一般不需手术,V级病情出于晚期也无法手术,II级~IV级需要手术治疗,II级患者若一般情况可,也可优选内科保守治疗,根据病情变化再决定,IV级患者若出血时间短出血量大,进展快,脑疝形成时间长,则无法手术;另外,位置较为表浅的出血一般多可手术,而较为深在出血如脑干局部出血,若无意识障碍,可保守治疗。对于出血量较少但患者病情明显加重的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持续出血,术前应充分考虑。此外,患者的一般情况需要考虑,是否存在心肺功能下降,高龄患者手术后一般恢复较差,效果一般,选择手术需要慎重。

       2.手术前的准备:脑出血手术应尽早进行,长时间的血肿压迫可导致脑细胞功能受损,并出现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手术的早期进行有利于提高脑出血的康复率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出血虽然是一种急诊,但术前准备仍然要充分,术前正确处理患者的症状对手术的成功与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术前应保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术前应用脱水降颅压的药物,并有效控制血压防止在手术中出现再出血,术前常规需要进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尽快排除手术禁忌症后进行手术治疗。

       3.手术方式的选择: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综合患者的一般情况、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等,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颅清除血肿、穿刺抽吸血肿、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等。

       (1)开颅清除血肿;

       (2)穿刺抽吸血肿;

       (3)脑室穿刺引流血肿。

       外科治疗脑出血是较为明确的方法,术后需要有较为妥善的患者管理,术后应还要注意患者血压情况,控制性降压防止再次出血,术后应用脱水药物防止颅内压过高,防治并发症,监测患者的各重要脏器功能,加强术后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术后病情稳定后,参照医生意见,应进行早期康复。

  链接:

  合肥康华康复医院是安徽省工伤康复定点医疗机构,也是安徽省创建早、康复设备全的康复专科医院,医院康复医学科独立设置康复评定室、物理治疗室、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言语与认知治疗室、心理治疗室、中医针灸推拿室、工娱训练室、中药熏蒸室、音乐治疗室等科室,形成了一个功能完备的康复医疗体系。在对脑出血、偏瘫、脑梗塞、脑血栓等疾病的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拥有一大批专业的康复合肥康华康复医院医生和专业的治疗师,能够为患者提供专业、科学、有针对性的康复方案,因显著的疗效和口碑吸引着各地的康复患者前来就医。

  如果您对脑出血、偏瘫、脑梗塞、脑血栓的康复治疗方法、康复费用报销等方面仍有疑问,可来电咨询(0551-65609700)、网上在线咨询或网上留言,将有康复医生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