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多潮湿闷热,胃口不好食欲下降怎么办?四款祛湿汤送给你!冬瓜

来源:合肥康华康复医院   时间:2022-05-08

 

夏季多潮湿闷热,容易造成中医所谓“湿困脾胃”征象。主要表现胃口不好,食欲下降。因此药膳食疗多以“疏肝理气、健脾利湿、生津养胃”为目的食谱。

初夏闷热,如果不好好养生,人体内就容易堆积湿热,在初夏这个季节一定要做好相应的饮食安排是非常重要的,初夏饮食调养:宜服健脾益气养阴生津食物如蜜桃、西瓜、香瓜、青瓜、绿豆、木耳、玉竹、苡仁、百合等,这些食物对于健脾养肝很有益处。

初夏饮食宜清热祛湿

夏季闷热潮湿,“小满”之际气温明显增高,雨量增多,这使人体内湿气逐步加重。且随着气温升高,人们更偏爱小满时节冷饮消暑降温,加上早晚仍较凉,昼夜温差较大,脾和胃肠道功能更显不利。

此时早晚仍较凉,昼夜温差较大,尤其是降雨后气温下降更明显,过湿对脾不利,由于小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健全,老人脏腑机能逐渐衰退,故小孩及老人更易出现此种情况。

另外,小满后不但天气炎热,汗出较多,雨水也较多,饮食调养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养阴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黄花菜、水芹、荸荠、黑木耳、胡萝卜、西红柿、西瓜、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吃膏粱厚味、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当然也可配合药膳进行调理,还可以常饮些生脉饮以益气生津。

 

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油煎的食物,并且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多食甘凉或甘寒。

但应注意,因苦味食物能泻能燥能坚,所以不宜多食。否则人体时期过大或进食生冷饮食易引起胃肠不适而出现腹痛、腹泻等症。

推荐四款去湿汤

进入夏季,天气炎热,人体消耗增大,一方面急需补充营养物质和津液,另一方面因暑、湿气候的影响,易导致脾胃正气不足,胃肠功能紊乱。

所以在饮食上应以健脾养胃为原则,以汤、羹、汁等汤水较多、清淡而又能促进食欲、易消化的膳食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以下推荐四款初夏清热祛湿养生汤:

土茯苓双豆猪瘦肉

材料:土茯苓30克、祛湿豆50克、赤小豆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300克、生姜3片。

做法:

土茯苓、祛湿豆、赤小豆均浸泡、洗净,陈皮去瓤;

猪瘦肉洗净,切块,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

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约一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

有清热、祛湿、解毒的功效,同时亦是暮春时家庭祛湿健脾的养生汤水,且男女老少皆宜。

红菜头薯仔番茄汤

材料:红菜头300克、薯仔200~250克、番茄2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

各物洗净;

红菜头取其叶茎;

薯仔去皮,切块;

番茄切块;

瘦肉切块。

在瓦煲内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姜和薯仔、瘦肉,

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小时,下红菜头叶茎和番茄,继续煲10分钟,下盐便可。为3~4人量。

功效:

每年3月至5月间,正是吃红菜头的最佳时节,以红菜头配薯仔番茄煲猪瘦肉为汤,气味醇香平和可口,有健脾益气、养肝暖胃的功效,为初夏时家庭养生靓汤。

冬瓜汤

材料:冬瓜、葱花、姜米、盐、食用油。

做法:

冬瓜洗净切片备用。 姜米和葱花入冷水烧开,放入冬瓜片;

大火烧开,转小火焖煮2分钟。调入食盐,撒上葱花,即可出锅。

功效:

冬瓜性寒味甘,清热生津,僻暑除烦,在夏日服食尤为适宜。维生素C较多,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较低,高血压、肾脏病、浮肿病等患者食之,可达到消肿而不伤正气的作用。

薏苡百合荸荠煲

材料:三十克薏苡仁,三十克百合,半斤荸荠

做法:

将薏苡仁、百合洗净用温水发透荸荠去皮洗净从中间切开;

将荸荠、薏苡仁、百合同入瓦锅内加入清水适量置武火上浇沸再用文火炖煮45分钟即可。

 

合肥康华康复医院是一所现代化大型康复专科医院,合肥市医保定点单位。医院开设有神经康复、儿童康复、骨与关节康复等特色康复亚专科;康复治疗区专门设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治疗、水疗、高压氧治疗及功能评定等项目。假肢的定制、安装也是合肥康华康复医院的康复服务项目之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专业人员为其量身定制。

医院实行集团化管理,通过科学的功能评估、多学科团队合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并与国内外知名康复医院和康复专家建立紧密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疑难病例会诊等,帮助患者实现身心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