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认识一味中药: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莲

来源:合肥康华康复医院   时间:2022-05-08

 

泻肝火,去心窍恶血,止惊悸。

——《本草纲目》黄连篇

今天

给大家介绍一味中药药材

黄连

黄连,中药名。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为毛茛科、黄连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基徨,坚纸质,卵状三角形,三全裂,中央裂片卵状菱形,羽状深裂,边缘有锐锯齿,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叶柄长5-300px。

野生或栽培于海拔1000-1900m的山谷凉湿荫蔽密林中。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其味入口极苦,有俗语云“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即道出了其中滋味。

黄连是一种中草药,分为毛茛科植物黄连.、三角叶黄连或云连的干燥根茎三种,分别可称为“味连”、“雅连”、“云连”,多系栽培,主产于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等地,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吞酸,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阴,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性味归经

味苦,性寒。

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病症

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疗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用法用量

2-5g。外用适量。

本品大寒,过量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易伤阴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中药配伍

1、心经实热。用黄连七一,加水一碗半,煎成一碗,饭后过一阵(食远)温服。小儿减量。

2、伏暑发热、作渴、呕吐及赤白痢。用黄连一斤,切小,加好酒二升半煮干,再焙过、研细,糊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一天服三次。此方名“黄龙丸”。

3、骨热黄瘦。用黄连四分,切小,加童便五大合,浸一夜,微煎三四沸,去喳,分二次服下。

4、小儿肚胀、遍身疮蚀、疳热、口渴、潮热。用黄连五两,弄碎了,用水和好,放在猪肚子了,封起来,放在饭上蒸。如绿豆大。连同少许饭烂捣烂做成丸子,米汤送下。再服用调心药,效果更佳。

5、消渴尿多。用黄连末和蜜成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又方:黄连半斤,酒一升,放在开水锅里,煮一伏时,取出晒干,三细,滴水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温水送下。

6、小便如油(按:这是消渴晚期病状)。用黄连五两、栝楼根五两,共研为末,加生地黄汁和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牛乳送下。一天服二次。忌食冷水、猪肉。

7、破伤风。用黄连五钱,加酒一碗,煎至七成,再加黄蜡三钱溶化后,趁热服。

从前在黄水的油草河边住着一户姓黄的贫困人家,男主人叫“黄老大”,一家三口住在一个用茅草搭的窝棚里,租了向老爷的地耕种度日。黄老大己年过六旬,膝下有一个十二岁的女儿取名“黄莲”,黄老大将其视为掌上明珠。黄莲天天到坡上割猪草、打柴,有时摘到几个野果子便拿回家去孝敬父母。在黄莲十三岁那年的秋天,当地流行疫痢,死人无数。黄老大老两口也沒逃过这场灾难,双双病故,留下黄莲孤苦伶仃。不久,黄莲被向老爷捉去侍候家中疯癫的大小姐.。大小姐经常打骂黄莲。黄莲在向家苦苦做了四年仆人,期间结识了向家养马的小伙子秦耕。

 

-END-

合肥康华康复医院是一所现代化大型康复专科医院,合肥市医保定点单位。医院开设有神经康复、儿童康复、骨与关节康复等特色康复亚专科;康复治疗区专门设有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因子治疗、传统康复治疗、水疗、高压氧治疗及功能评定等项目。假肢的定制、安装也是合肥康华康复医院的康复服务项目之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专业人员为其量身定制。

医院实行集团化管理,通过科学的功能评估、多学科团队合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方案,并与国内外知名康复医院和康复专家建立紧密合作,开展学术交流、疑难病例会诊等,帮助患者实现身心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