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瘫康复——水疗的作用

来源:合肥康华康复医院   时间:2022-05-08


合肥康复水疗,儿童水疗康复,成人水疗康复,合肥水疗康复设备

脑瘫水中康复的原理:

水疗利用水的温度、水静压、水的浮力和阻力, 达到降低肌张力、缓解肌痉挛、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度、提高心肺功能、纠正挛缩、改善感觉功能、改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等功效, 从而达到提高运动能力、扩大关节活动度的目的。同时由于疼痛的减轻,活动能力也变得更好。水疗利用小儿喜爱玩水的天性及水的特点对脑瘫进行治疗。其原理如下:

(1)温度刺激:水疗室室温保持20~25°C,水温 27~30°C,温水浸泡可使痉挛的肌肉放松。

(2)涡流冲击:采用涡流浴缸,利用水冲撞时的机械刺激缓解患儿的肌张力。

(3)按摩作用:水的按摩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

(4)浮力作用:水的浮力可使患儿克服重力影响,发展自我控制能力,产生正常运动。

(5)静压和阻力作用:水的阻力可以提高患儿对肢体活动的感知性和控制性,促进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

(6)药浴治疗:可加入一些中药成分,达到缓解痉挛、疏经通络、活血化瘀、益智醒脑的效果,改善脑部血液循环,激活脑细胞、促进脑细胞再生等。

脑瘫水疗实施方法:

水疗一般30min左右,可分为冷、热敷、局部或全身温水浴、淋浴或游泳,其中冷热敷、局部或全身温水浴适合于家庭应用。淋浴:利用碰头喷出的水线的刺激作用,促进肌肉活动。长时间喷某一处也有松弛镇静作用,水温可自行调节。

游泳:也是主要采用的方法。游泳池是进行步行训练的好场所。学游泳即使训练又是娱乐活动,年龄尚小的脑瘫儿童,可用救生圈,让他们在水中自由活动,体验水中活动的乐趣。同时学游泳可以帮助患儿树立自信心,改善情绪,有利于小儿个性的发展。长时间定期水疗也可提高免疫力,对预防感冒也有良好的作用。

在水中可以开展一对一训练(对于婴幼儿和痉挛较重的患儿主要是一对一),也可开展一些有趣的小组游戏和竞赛活动(选择功能较好的程度大多相同的患儿一起训练),诱发及引导出患儿的自主动作(家长可一起参与,配合训练并可在家庭中做一些家庭的水疗训练,可促进亲子交流)。

患儿在水中全身放松,开始时候5分钟,慢慢增大到十分钟,二十分钟,和治疗师一起在水中,进行体位转换训练以及四肢活动训练,可以做辅助训练、支托训练,以及抗阻力运动等训练。例如患儿在水中借助水的浮力肌肉放松, 可以更好地锻练双下肢分离动作, 改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水中训练配合陆上训练可达到更好效果。

一、水疗应用于新生儿

游泳时的新生儿的肢体运动是主动的,并且水可以温柔自然地刺激宝宝的视觉、温度觉、嗅觉、触觉,配合水的按摩,宝宝的皮肤、肢体、关节、骨骼都会得到活动与刺激,并间接地作用到五脏六腑及神经系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帮助适应环境的变化;

刺激新生儿脑神经发育;

加强骨骼系统的灵活性和柔韧性;

有利于胸廓的发育;

促进新生儿身心健康;

促进胎便的排出;

促进消化、吸收,加深睡眠

二、水疗提高脑瘫儿童运动功能

研究发现痉挛型脑瘫的水疗后,患儿肌张力明显降低, 关节挛缩减轻, 异常姿势减轻明显, 主运动能力、平衡能力提高,身体协调性好, 总有效率明显提高。治疗过程中患儿借助水的浮力, 可以更好地锻炼下肢分离动作和体干旋转能力, 扩大关节活动度,改善平衡能力和协调性。治疗师按每个患儿的功能障碍特点设计水中运动技巧, 不断评价和调整水中运动方案, 这样不仅增加了患儿四肢运动灵活性, 而且利于患儿正常运动模式的建立。

三、水疗改善脑瘫儿童呼吸功能

由于脑损伤造成的肌肉运动异常也影响到小儿的呼吸功能和言语发育,因此在脑瘫儿童进行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的同时, 改善呼吸功能对提高小儿的言语能力十分重要。

我们可以看出此种疗法在儿童康复中可达到以下临床作用:缓解疼痛及痉挛,消除软组织肿胀,维持和扩大关节活动范围,降低肌肉张力,促进排便、排尿,提高呼吸功能,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机体代谢能力等方面均有良好的作用。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特殊儿童方面的问题可致电厦门首康康复中心:0592-5225303,微信公众号报名:xmsk-120,我们将给予家长们针对性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