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高温天气让很多人戴上了“痛苦面具”,但是部分高血压人群,惊喜发现,血压好像降下来了,觉得是不是控制有效,可以停药了?
其实,血压变化也与温度的升降有关,通常表现为“秋冬高,春夏低”。主要是因为:
1、热胀冷缩:夏季温度升高,血管也遵从“热胀冷缩”原理,有一定程度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减小,血压降低。
2、出汗增多:夏季人们更容易出汗,体内大量水分和盐分流失,相当于吃了利尿降压药,也会使血容量减少,血压降低。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部分高血压人群血压降低,但是,千万不能擅自停药。因为高温天气还会导致人体内温度升高,引发心情烦躁的情况,大脑的交感神经被刺激,血压就会升高,高血压患者可能会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
如果用药不规范,很容易造成血压大幅波动,给身体多个器官带来损伤,甚至诱发严重的并发症,而持续控制血压稳定,才能降低疾病发生风险。
那么,如何防治夏季高血压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定期测量血压:高血压患者应定期测量血压,了解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
2. 合理饮食:夏季饮食宜清淡,减少盐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
3.适量运动:选择适合夏季的运动方式,如游泳、散步等,但要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剧烈运动。
4.保持充足睡眠:夏季昼长夜短,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利于血压的稳定。
5. 避免高温环境: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外出时注意防晒和降温。
6.调整心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过大,以免影响血压。
此外,高血压患者在夏季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遵医嘱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以免血压波动。
2. 注意补充水分:夏季出汗较多,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血液黏稠度增加。
3. 预防中暑:高温天气容易导致中暑,高血压患者尤其要注意预防。
总之,夏季高血压的防治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关注生活细节,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希望大家都能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夏季。
内科专家简介
赵文强
综合内科主任 主任医师 兼职教授
个人履历:
从事心内科工作40余年,原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大内科住培基地主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心内科硕士研究生,安徽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曾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任心内科主任医师、心内科主任及大内科主任等职。
发表国家级医学论文40余篇,主编医学著作3部。承担广州医科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和安徽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带教工作20余年。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常务理事,安徽省预防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全科医学会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安徽省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起搏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领域:
心内科疾病:复杂冠心病、顽固性高血压、难治性心力衰竭、复杂心律失常等;
综合内科疾病:呼吸、消化、内分泌、肾脏、风湿等疾病;
老年康复治疗:心肺脑康复治疗;
心血管介入:冠脉支架、双腔及三腔起搏器植入、心脏再同步治疗等。
坐诊地点:
合肥康华康复医院门诊一楼内科
坐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三到周天全天
本院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