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衷健身除了可以保持好身材、增强体质外,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缓解压力。但是由于赶时间、带着工作压力,或者锻炼太急于求成等等因素,有时锻炼不仅起不到减压的作用,反而适得其反,导致健身前或健身过程中精神紧张,让人的压力更大。
以下五点,你是否躺枪
1、一天没有训练两小时就觉得不安
如果你有这种沉迷于锻炼的心理,那么必须限制训练时间在45到60分钟之间。超过这个时间,塑造肌肉的睾丸激素就已消耗完,这时候再锻炼只会起到反效果。
2、沉迷于吃无脂肪食物,甚至直接不吃
这种急于吃“健康食品”或者“干净食品”的心理,被称为“完美食欲症”(Orthorexia
nervosa),是1997年史蒂文布拉特曼博士用希腊语定义的非官方概念。健身专家吉姆怀特建议,一旦发觉有这种心态,“马上找其他的爱好打发时间,避免沉溺于食物组成。”
3、为健身忽略家人、朋友和工作
沉迷健身忙到没朋友!如果有这种现象的健身者,必须寻求心理专家或者团体协助,因为这可能是焦虑症的表现,医生可以通过药物治疗。
4、忽略伤病,继续锻炼
应该对自己诚实,如果受伤,就暂停锻炼。怀特指出:“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你30到40岁就玩完,将会因为受伤不能再进行任何锻炼。”
5、疼痛感无法减少
遭遇肌肉或关节疼痛,头痛,因免疫力下降而感冒或喉咙痛,伴随失眠,终日疲劳,甚至休息也无改善
以上5种情况就是健身过度的表现,会使你的训练量突然下降。所以,日常训练里一定要保证每周休息两到三天,不进行重量练习。如果刚刚结束了一场艰苦的训练,休息日期则要越多越好。记住一个重点,训练过度,不会健身,只会让身体变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