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物理治疗,为什么海外做得如此专业?运动

来源:合肥康华康复医院   时间:2022-05-08

原标题:同样都是物理治疗,为什么海外做得如此专业?

 

咱们继续跳跃者膝(Jumper's Knee)的海外PT治疗经验分享,前两篇文章分别介绍了髌骨肌腱病的病理,解剖,风险因素以及部分治疗方法,今天讲述跳跃者膝6大治疗中的第2,3种治疗措施。之前文章可点击下方链接。

1)《跳跃者膝(Jumper's Knee)--海外PT的治疗经验分享!》

2)《跳跃者膝(Jumper's Knee)的应力性运动练习,膝痛先医头!》

卸负和调整的初始阶段

大部分人可能认为这很容易,但往往在进行跳跃者膝康复时忘了这一步。研究指出,如果我们没有调整原有运动,那么跳跃膝的疼痛将会持续存在4,8。还有研究指出如果你没有对现有的运动项目和训练进行调整,即使你已经开始进行针对肌腱的力量练习,其效果也不是很好,甚至还会加重疼痛4。

正如硬币存在正反面,想要完全卸负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完全卸负对重返运动反而不利而且可能导致肌腱功能下降2。但我们还是不得不减少运动量,让损伤的肌腱区域得以恢复并减轻疼痛。Silva的研究指出停止所有运动时疼痛超出2分(10分制)的训练项目,然后配合力量训练以及对起跳技术细节的修正,能够使疼痛得以改善3。同样一个类似的关于PFPS的研究也显示对运动进行卸负和技术调整相比未进行卸负,其长期效果更为明显8。

所以,我的推荐如下:

•暂时停止训练时疼痛大于2分(10分制)的活动。

•暂时停止训练24小时后疼痛增加的活动。

•减少运动总量和强度,确保24小时后疼痛能重回基线。

当疼痛随着运动练习的进行而减轻后,我们可以慢慢回到引起疼痛的运动训练量。只是在执行过程中仍需遵守上述训练时的疼痛指导原则。

针对股四头肌和髌腱的力量练习

正如之前讨论的,跳跃者膝康复的一个常见错误就是避免引发疼痛的运动。但调整加重肌腱应力的运动是应该的,例如从前蹲(front squats)调整至更多以髋关节为主的杠铃式后蹲(barbell back squats)。这使得我们在没有激惹肌腱的情况下继续训练。诸如此类的调整,对于控制髌骨肌腱应力以及随后的康复和愈合都是有利的。

编辑

 

左:decline squat 右:Regular squat

研究表明康复时直接给与肌腱应力(例如decline squat)的效果好于髌骨肌腱病康复时使用的常规下蹲2。研究同样显示在髌骨肌腱病期间,患者存在持续的股四头肌群运动皮质抑制(motor cortex inhibition)4。这基本上就是认为患病期间股四头肌肌群未能很好的激活。

那些一直患有髌骨肌腱病的患者也发现伴有股四头肌的萎缩4。因此,试图把此肌群激活并且恢复肌力,对于治疗是有益的。而实际上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股四头肌为主的动作都换成髋部为主的运动。虽然试图把整个训练方案都换成髋部为主的运动(deadlift, box squats, good mornings等)是可以让你训练时没有疼痛,但对无力且受到抑制的股四头肌没有多大帮助,当然也就不能对肌腱施加应力使其适应。所以,我们必须确保运用一些直接作用于肌腱和股四头肌的力量训练以获得完全的康复。

髌骨肌腱练习的频率根据我们的研究,建议放在每天2次和每隔1天1次之间2。同时,这些练习项目应逐渐进展升级,因为随着肌腱的复原,我们就需要给与更具挑战性的练习。


Malliaras等建议4阶段髌腱康复方案:

第1阶段:等长收缩阶段。伸膝练习(屈膝30-60时前伸),5组,每组45秒,最大伸膝力的70%。每天2-3次。

第2阶段:等张收缩阶段。3-4组,每组15个。每隔1天练习1次。随时间推移组内个数减少,负重增加。

第3阶段:能量储备加压阶段(Energy storage exercises)。逐渐(总量和强度)进行跳跃,冲刺,急停等运动特定动作。

第4阶段:重返运动阶段。逐渐进行运动相关性的训练赛及常规比赛。
 

更详细的关于上述各阶段的定义和阐述请详见文章《一文在手,全面了解下肢肌腱病4阶段治疗的新观点,新方案!》

如果在等张收缩阶段疼痛仍比较厉害(指大于3分的疼痛,10分制),那先从等长收缩开始练习。直到能够进行少痛状态下的等张收缩,再进入原本已开始的第2阶段。

一旦在等张收缩练习中表现出双侧肌力对称,那么就可以进入到第3阶段(记住,这些能量储备练习也应该可以有少许疼痛并且疼痛程度能在锻炼的24小时后回到基线)。当能量储备练习进展到能重复(或模仿)进行特定的体育项目动作后,那么可以考虑进行更多运动相关性的训练赛和常规比赛了。

同时也要记住每个阶段都会持续数周之久,正如前面所述,康复过程通常会持续6个月或更久。当然,康复进展并不只基于时间,还取决于肌腱对练习的耐受力。

如果他是一个举重运动员,那么他接受的康复方案如下:
 

第1阶段 :等长收缩(开始于等张收缩伴剧烈疼痛)。

45°位双脚顶墙伸膝,5组,每组45秒,70%的最大伸膝力量,每天3次,持续1周;
 

第2阶段:等张收缩(开始于能承受较轻的疼痛)。

斜坡(Decline)单腿下蹲:3-4组,每组15个,器材下伸膝 :3-4组,每组15个,隔天进行,持续6周;

每周个数逐渐减少,强度逐渐增加(第2周12个,第3周10个…)
 

第3阶段:能量储备加压(运动相关性动作之后只有较轻疼痛)

Box跳:3组,每组3个;

跑步:30秒跑,30秒停,15分钟;

每周2-3次,继续等张收缩练习

持续4周;

 

第4阶段:重返赛场(当能量储备加压性练习能够模仿真正的运动类动作时)

慢慢恢复到常规的训练活动。

记住,第3和第4阶段取决于个人以及重返赛场的具体内容。对于篮球运动员或许由各种不同的跳跃,急停和加速等训练组成。而对于举重运动员则进行一些更有爆发力的动作训练,例如挺举(Clean&Jerk)、抓举(snatch)等。

以上就是第3部分内容,下一部分我们会讲加强运动力学链,运动以及某些技巧,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