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中康复运动为何更有优势?
各位小伙伴晚上吼啊,今天你们的小编又回来啦,最近几天天气越来越热了,没错气温越来越适合水中运动了,除了我们大家熟悉的游泳以外,还有很多水中运动对于大体重的人群,下肢有损伤的人群以及老年人都是非常友好的,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为什么水中康复要比陆地运动更有优势呢~
水的理化性质优势
水物理特包括流体静力学特性、流体动力学特性及热力学特性,如密度、静水压、粘滞性、拖拽效应及比热等,浸没在水中的身体部分受水的物理特性的影响,可发生诸多生理变化。人体在水中会受到浮力的影响,水的浮力对抗重力,体重的减轻降低了下肢部分肌群的收缩负荷、能量消耗及地面对关节的冲击力,使不能进行地面活动的人可以进行水中运动,从而获得有益的生理反应。研究显示在水中步行时踝膝关节屈曲的角度增大,此种运动模式减少了重力对肌梭的刺激,同时减轻了重力牵张对Ⅰα类感觉纤维对的刺激,梭内肌肉的收缩水平降低,痉挛程度下降;同时水中运动时,水对人体组织造成类似“按摩作用”,可对神经末梢产生镇静作用,以达到缓解痉挛的作用。Zamparo等研究认为水中运动可以改善痉挛与水中运动的能量消耗情况相关,他将23 名痉挛患者接受水疗法,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能量消耗情况,认为受水的特性影响,水疗法可能通过降低患者运动时的耗氧量来改善患者的痉挛情况。
水中运动的生理作用
水中运动对人体多个系统器官有不同的影响及相应的生理作用,这是水中运动治疗康复作用的基础。对于人体的循环系统,水中运动可使循环功能得到有效的锻炼。正常人每搏输出量为50~70 mL,通过一定时间水中运动后,可使心肌力量增强,每搏输出量增加20~40 mL,并相应地使主动脉弓变粗且富有弹性。对于呼吸系统,在水中运动时完成呼吸运动要比陆地上克服更大的阻力与压力,因而对呼吸肌的锻炼效果比陆地运动明显,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也较陆地上运动深刻。关于能量代谢方面,由于水的导热性是同温度空气的28倍,导致水中运动时能量的消耗比在陆地上进行同强度的、运动要大。水中运动对三大能源供应系统都有较好的锻炼,有利于提高三大能源系统的功能。此外,经常在水环境中运动,将对人体的产热、散热的调节能力有良好的影响。
水中运动更安全
由于水的浮力特点,不会像其他的运动一样对下肢关节有较大的压力,更适合一些年老以及已经有损伤的人群~在疾病或受伤的早期不能保持直立的体位,无论是偏瘫还是完全性SCI 或不完全性SCI。当患者浸入水中达到颈部水平时,仅8%的体重落在他们的双脚。而在髂骨前棘的水平则大约是50%的体重,在胸骨剑突水平约为60%的体重(Harrison 和Bulstrode,l987)。在直立位置减去的这部分重力允许在康复的早期进行患肢负重。如果有足够的神经支配躯干和下肢的肌肉组织,可以提早开始进行水中步行训练,促进脊髓步行中枢模式发生器的发生。患者在水中进行步行训练时,由于浮力的支撑,患侧下肢站立相延长,健侧下肢可以相对充分地屈髋、迈步,步长对称性也得到了提高。并且浮力可以减轻患侧下肢在迈步时屈髋的难度,提高步态对称性。增强肌肉力量利用水的浮力和阻力的物理特性,可以设计多组关节和肌肉组合的运动训练方法,对于肌力差的患者可以利用水的浮力,帮助患者完成主动运动。对于肌力较好的患者,可以利用水的阻力来增加训练难度,提高患者肌力,此外,水可以为患者提供持续抗阻而又自然安全的环境。
消耗更多热量
由于水中运动要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阻力,人在水中活动的受阻感是空气的800倍。如果动作速度相同,完成同样的一组动作,水中与陆地相比至少要多用6倍以上的力量。在做动作的时候还需要维持自身的稳定,动员肌肉较多,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还由于水的散热速度比空气更快(在水温比体温低的条件下)因此在水中运动也需要消耗更多的热量。尤其适合大龄肥胖人群,众所周知肥胖不仅降低了中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同时又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心肌梗死、卒中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生存质量。水中运动训练在改善中老年超重患者心肺功能的同时,能够改善下肢的步行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肌肉力量和耐力,同时兼有水疗的多种功能,降低中老年超重患者的运动训练风险,能够很大程度上增加康复效率。
编辑
减轻疼痛促进恢复
多采取温水(34~39℃),以温度觉刺激抢占痛觉受体并降低肌张力,以增加运动的能力,达到享受并缓解精神上的压力。物理治疗师可以利用水的浮力和抵抗为患者提供在陆地上不可能完成的活动,将会增加患者的信心并且是十分安全的,心情的放松也是减轻疼痛的一剂良方~
人体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水的物理特性还能起到局部按摩作用,按摩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损伤部位的肉芽组织成熟,松解损伤组织间的粘连,减轻肌纤维间纤维组织增生,促进损伤肌肉的形态结构恢复。对于较为严重的下肢软组织急性损伤患者,尤其下肢关节部位损伤导致在陆地上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水中康复运动治疗显得尤为有效。患者可以借助水的浮力作用进行自由活动,避免因自重造成的挤压疼痛感,同时可以尽量避免患者二次受伤的可能,故在水的浮力作用下增强了患者运动过程的安全性。与在空气中运动相比较,水的压力还可以增加肢体活动时所受的阻力,增加了患者运动的能力及体力的消耗,利于患者在较易的条件下达到运动量与强度的需求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