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多动症高危人群提示 你家孩子有以下特征吗?
和所有疾病一样,儿童多动症也存在高危的人群,符合多动症高危人群特征的儿童,相比普通儿童而言,更易出现多动症。
多动症高危人群特征
▲早产儿
▲需要政府关注(如受虐儿童)
▲诊断对立违抗性障碍或品行障碍者
▲有情绪障碍者(如焦虑、抑郁等)
▲关系密切的亲属诊断多动症者
▲癫痫患者
▲神经发育异常者(如自闭症、抽动障碍、智力障碍等)
▲患心理疾病的成人
▲有药物滥用史
▲有获得性颅脑损伤者
如果孩子符合以上特征,同时出现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征,具体表现为:不能静坐、不能约束行为、多语、打断或介入他人活动,易开小差、记忆力差等,警惕孩子多动症可能性,建议及早确诊。
▼诊断应考虑多方面因素
1、多动症的诊断应基于
全面的临床与心理评估;
全面的生长发育史与心理疾病病史;
观察者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报告与评估。
2、量表诊断过程中承担辅助功能
量表检测是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对于儿童行为的观察举措(如在校行为)也是对于可疑症状评估的有效方式。但不可单纯基于量表评分或观察结果。
3、ADHD的诊断应满足:
满足DSM-5或ICD-10有关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基于在多环境下的询问或直接观察,多动行为应造成中度以上的精神、社交和/或教育/工作上的问题或障碍;
多动行为应是广泛存在的,至少出现在2个不同场景中,包括社交、家庭、教育/工作;
同时,诊断时应评估患儿的需求,同时存在的其他疾病或问题,社交、家庭、教育/工作环境,以及患儿身体健康情况。同时也应评估儿童家长或照料者的精神健康状态。
4、症状出现在12岁之前
全年龄段均可能出现ADHD,其中6—10岁是高发年龄。而诊断标准则是以12岁之前出现相关症状作为确诊标准。
如果家长想做出确诊,建议在市儿童医院或者相关专科医院进行确诊,以免耽误早期干预佳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