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患者这样,站起来便不再是“痴心妄想”!

来源:合肥康华康复医院   时间:2022-05-08

原标题:脊髓损伤患者这样,站起来便不再是“痴心妄想”!

脊髓损伤的患者往往会对生活失去了信心,严重者会造成瘫痪,生活不能自理,对于脊髓损伤患者来说,站起来说是他们对基本的追求。那么家属应该怎样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才有利于患者重新回归家庭呢,下面就有济南复元康复医院石玉兰主任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脊髓损伤那点事。

一、脊髓损伤常见症状有:

1、脊髓休克:脊髓休克是指脊髓损伤后,出现迟缓性瘫痪,肌张力低下、腱反射消失、病理征阴性,脊髓休克期可持续3-4周,严重者可延长1-2个月或更长。

2、感觉障碍: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完全或部分消失,出现感觉或者意识的障碍。

3、运动功能异常:肌力恢复从远端开始,肌张力及腱反射逐渐增高。休克期过后完全性损伤患者表现为屈性截瘫,非完全性损伤患者表现为伸性截瘫。

二、脊髓损伤肢体功能康复:

(1)上肢功能训练:

上肢训练可以让患者采取卧位或坐位的方式,将上肢抬高、伸肘、屈肘等动作,这个动作可让患者的肩部及肘部肌力加强,有助于上肢的力量的加强。这个动作每天进行2次、每次10分钟左右。上肢功能的训练是患者进行平时生活的基本要求,上肢功能的恢复可让患者实现吃饭、抓握、洗脸、穿衣的自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家属的压力。

(2)下肢训练:

下肢训练让患者采取卧位的姿势,将下肢渐渐进行抬高、伸膝、屈膝等动作,这个动作可使患者腿部肌肉得到有效的锻炼,这个动作每天坚持2次,每次10分钟左右。下肢的锻炼如果患者的腿部力量达不到的话,家属可对患者进行腿部伸曲的帮助。

下肢腿部康复训练可为患者以后的行走和站立打下力量基础,有助于患者日后行走。

 

三、脊髓损伤患者体位的转移

(1)翻身训练:将患者的患侧的上肢和下肢伸直,然后头、躯干协同向两侧摆动,当摆动的力度过大的时候,这时候就可以达到翻身的目的了。但是切记不宜向患侧翻身,避免患侧遭到身体力量的压迫,导致血液无法正常流通或者出现患处皮肤压伤,造成意外的伤害。

(2)床上坐起训练:患者将身体放直,然后用健侧的上肢的肘部进行支撑,撑起头颈部,然后身体侧向健侧进行倾斜坐起,健侧上肢伸直腕部撑床,接着双上肢慢慢向前移动,直到患者坐起,这个动作对于脊髓损伤较重的患者需要家属进行看护和帮助,以免造成磕伤等意外问题。

友情提示:脊髓损伤患者在出院之后要坚持进行康复训练,这样才能达到很好的康复效果。并且脊髓损伤患者在一出院后要及时对病情进行复查,一般3—6个月复查一次,以便在医生指导下更合理用药,以及在治疗师指导下合理的进行后期的康复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