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假期胡吃海喝,脾虚怎么办?
五一假期这几天,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早上起床就成了一大难事。
经常容易昏睡过头,起床后全身无力,整个人都晕头涨脑,成天都昏昏欲睡,还伴随着各种肌肤问题出现。
很多人不以为意,以为就是乏,其实这基本上是湿气重的表现。
湿气重?秋冬天不是正干燥吗?怎么会湿气重?
以为冬天没有湿气作祟,其实是一种误区。
春夏的湿气重一般是气候造成的,而秋冬的湿气,则多是由不好的饮食习惯造成的。
现代人夏季贪凉辛辣食物,入秋之后肉类又吃得多,体内湿气自然淤积不散。
加上秋冬季天气干燥,外燥内湿,人体更难受。
但一般人觉得这点难受忍忍就过去了,殊不知,80%的重疾都是由湿气等慢性病诱发的!
正是由于不重视身体的反应,导致小病拖成大病。
除了常见的犯困容易疲惫,湿气重还有这些症状:
①浮肿,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
②头发油腻,脱发;
③口干,口苦,口臭;
④大便糖稀不成形或经常便秘;
⑤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
⑥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⑦白带有异味,瘙痒;
⑧皮肤油腻,起湿疹;
⑨腰酸关节疼痛,胸口闷;
⑩头晕没精神,特别疲劳
判断体内是否有湿气容易,但要祛湿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湿气是日积月累产生的亚健康状态,不像感冒病毒那样可以一击即溃。
“湿重”是标,“脾气虚”是本
中医说的脾,是负责运转的,任何代谢产物的排除都要借助脾气的力量。脾气一虚,脏东西就要潴留体内。脏东西是什么呢?可以是多余的脂肪,也可以是异常的分泌物、排泄物。
胖人多阳虚“湿重” 很多胖人看似壮实,实为虚寒。特别是肚子上脂肪多、游泳圈越来越大的人,更不能忽略他们体质的寒性。你如果去摸这种胖人,他们的皮肤一般都是凉凉的。就是因为他们的身体自己知道缺少阳气,本能地增多脂肪,以起到保温的作用。
就像过去没有冰箱的时候,夏天卖冰棍的人,都会用一条棉被包住冰棍,棉被是防止散热的。胖人身上的脂肪起的也是这个作用,所以也就有“胖人多阳虚,而瘦人多阴虚”的理论,往往是越胖越虚,越虚越胖,形成恶性循环。
胖人的正确减肥方式应该是温化寒湿,“温”是增加代谢脂肪的能力,“寒湿”就是指那些不该积存在体内的脂肪。
所以中医一般推荐大家食疗祛湿,最为大家熟知的祛湿方子,非红豆薏米水莫属,但实际操作中效果却微乎其微。
究其原因,一是用错了材料。
是赤豆,不是红豆
《皇帝内经》里讲的红豆,指的是赤小豆,而非我们日常见到的红豆。
红豆呈圆形颗粒状,而赤小豆则是扁长状,祛湿和消肿的功效更强,所以中医入药都用赤小豆,而红豆则只供一般食用。
二是即使用对了赤小豆,但薏米红豆本身祛湿效果有限,对于陈年淤湿,完全起不到作用。
而我们一般去中医馆开祛湿方子,都一定会有一味茯苓。
要祛湿,得用茯苓
茯苓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其最主要作用是利水渗湿、消除水肿。
茯苓的功效非常广泛,不分四季,将它与各种药物配伍,不管寒、温、风、湿诸疾,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因此古人称之为四时神药。
茯苓与红豆薏米协同作用,祛湿效果倍增。
先健脾再祛湿,事半功倍
茯苓祛湿效果好,还因为它有健脾的功效。
“脾主运化”,脾虚会加重湿气,湿气重又会导致脾虚,形成恶性循环。
很多人脾胃虚弱,吃红豆薏米,光泄不补,不光去不了湿气,人还越来越虚。
所以要祛湿,必须先健脾。
今天要给大家推荐一款我自己也在喝的祛湿利器:茯苓膏。
它不单只祛湿,而是从根本上解决人体湿气,先健脾,后祛湿。
我自己喝了两个月,最大的感受就是,大便正常了,小肚子上的肉也消失了不少。
中药方剂里有个“四君子汤”,被誉为健脾补气第一要方。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四味药组成。这四味药性味平和,常作补气之品,故称四君子。
该方可益气健脾,常作为基础方用于临床治疗脾胃气虚证,并由此衍生出系列加减方。
杏林堂健脾膏就是在“四君子汤”药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不单可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低下的症状,还能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便秘、腹泻、流口水、夜啼、鼻炎、哮喘,睡眠不安、盗汗、遗尿等症状,病后调理如:肺炎、心肌炎、胃肠炎的病后调理均有显著疗效。
杏林堂健脾膏配方
茯苓益脾和胃、利水渗湿、宁心安神。
人参:补脾益肺、生津养血、补益元气、安神益智。
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化浊降脂。
鸡内金健脾消食。
莱菔子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
当归润肠通便
黄精健脾润肺、补气益阴。
茯苓膏适用症状
很多疾病其实从根源上讲,是脾虚造成的:
茯苓膏适用的十二大范围
1、儿童、幼儿:厌食、挑食、积食、营养不良、舌苔厚、虫斑等
2、慢性肠胃炎的日常调理
3、经常腹泻、四肢倦怠,懒于言语
4、喜食火锅等刺激性食物导致的脾胃失调
5、长期食用凉食,胃寒引起的各种不适
6、办公室白领:久坐导致的脾胃失和
7、吃的太精细导致的痰湿、脾虚
8、长期加班熬夜,饮食不规律导致的脾胃失调
9、脾胃失调导致的便秘
10、老人口干、口苦、口臭、食欲不振等
11、老年超重、肥胖
12、露天室外工作者:不能按时吃饭引起的脾胃虚弱
茯苓膏用法
1、温水冲服日常饮用
2、含服
3、添加至奶粉、粥稀饭中饮用
4、面包果酱调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