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普】厉害了 中华小针刀!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古有小李飞刀、暴雨梨花针。今有一种神奇的武器——小针刀,可以无疼痛根治偏头痛、腰腿痛、各种关节韧带损伤颈肩痛、颈性头痛等疾病
快到什么地步?当出现酸感两三秒钟手术就结束了,果真是与众不同的。
针刀的历史
针刀疗法它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由朱汉章先生发明,至今已有近四十二年的历史。
针刀治疗原理
针的治疗原理
针的治疗原理:小针刀的直径为0.8mm,远比临床所用的毫针粗大,故其更似于《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第一》篇中的员利针所起的作用。
刀的治疗原理
小针刀前端为刃,具有切割、分离、铲剥三大功能。
针刀疗法特点
简:治疗简单,无切口、不流血、病人痛苦小。
便:应用方便,一枚针刀、一副手套,皮肤常规消毒即可施术。
廉:费用低廉,治疗成本低,治疗费用低。
验:疗效明显,一次见效,大部分三次治愈,有的一次即可治愈。
小针刀医学实现的五大转变
1、将大量疾病从不治变为可治
2、将难治变为速愈
3、将开放性手术变为闭合性手术
4、将复杂治疗变为简单治疗
5、将损伤型、痛苦型治疗变为近于无损伤、无痛苦治疗
针刀与针灸有什么不同
针刀如同针灸针一样都是治疗器具,所不同的是:
1、针的尖端不同
针灸针的前端是松针样的尖,而针刀的前端是一个小扁刃,针刃多在0.8毫米以下;
2、针的粗细不同
针灸针直径多在0.22~0.45毫米之间,而针刀的针体直径多在0.6~1毫米之间;
3、刺入组织愈合时间不同
针灸针刺入穴位组织是以一个针眼的形式向周围组织挤压挤进皮肤及皮下组织,拔针后皮肤组织只是一个针眼,而皮下筋膜组织则在15分左右钟愈合(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研究证实),而针刀则是以针刃的形式向刺入部位组织两侧挤压,挤进皮肤及皮下组织,针刀治疗后的皮肤组织在拔针后也只是一个针眼,而皮下筋膜组织则是一条缝,这一缝隙多在72小时左右愈合(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研究证实)。
医学证实
1毫米以下的针眼不留疤痕,故针刀治疗后皮肤不会留下任何疤痕。
4、刺激量不同
针刀的刺激量是普通针灸针刺激量的三十三倍;
5、指导理论不同
针灸以中医的经络理论为指导,而针刀则是以中西医结合的针刀医学理论为指导;
6、选取治疗部位原则不同
针灸是以穴位为治疗点,而针刀是以微观解剖为基础,针对筋膜组织及腱性组织损伤部位为治疗点;
7、治疗目的不同
针灸是以调理脏腑、经络和气血功能为主,针刀则是以调整机体的动态平衡为主。
小针刀疗法是近40年开展起来的一种新疗法,如同针灸针一样都是治疗器具,针体如针灸针,针的下端直径为0.8mm的扁刃,如手术刀的切割、分离粘连、瘢痕等微创闭合性手术的作用,这种机械刺激比毫针针灸强33倍。(中医科学院骨伤研究所研究证实)因此,它是将中医针灸的“针”与西医外科的“刀”融为一体的产物
小针刀疗法主要治疗哪些疾病?
主要是各种慢性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性刺激所致的颈椎病、颈肩痛、颈性头痛、偏头痛、腰腿痛(包括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等等)、网球肘、跟骨痛、腱鞘炎、各种关节韧带损伤,以及由扭挫伤、挤压伤、骨伤、手术或者肌肉注射等引起的局部软组织长久性疼痛,另外对慢性胆囊炎和带状疱疹后遗症也有独特疗效。
小针刀疗法治疗慢性病的机理是什么?
主要是对慢性软组织病变部位的闭合性手术松解,同时还发挥了中医经络学说理论及免疫学说等多方面的综合机理。这是一种根治性治疗方法,治疗后注意保养,不再劳损,不会复发。
针刀术后会不会感染要?注意哪些问题?
针刀术后首先必须注意休息和适当的功能锻炼,术后两天内不要洗澡,不要因为其他因素而污染伤口,一般是不会感染的。我们的治疗严格遵循无菌操作,针具也是高压消毒或一次性,不会造成感染,更不会造成病毒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