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跟患者或亲朋友好友说起小针刀的时候,大部分人第一次听到小针刀的时候会问:“什么刀?”“什么?针还加刀!?到底是针还是刀?”“那个东西是不是很粗很大啊?”然后他们可能自己脑补出这些的东西:
当然这也怪我们从一开始没有做好宣传的科普。也怪当时取名的时候没取好,光听名字就能吓死很多人了...
所以啊,为了让大家不走弯路,我觉得还是有必要科普一下这神奇的小针刀!也算是为小针刀伸冤吧!
小针刀的起源
先跟你个故事~
1976年春,涟水县的一个老木匠,在劳动中不慎被斧头砸伤。手面肿胀、疼痛,在医院做X线检查,排除了骨折。经常规治疗后,肿痛消失了,可这手却怎么也握不住、伸不直了。
老人先后到过多家大医院诊治,终无疗效。外科专家曾考虑过手术冶疗,但因不能避免手术损伤在刀口部形成疤痕再度使手掌的软组织粘连加重,可能即不能有效改善症状,反而会加重手的功能障碍,所以不得不放弃手术治疗。
在老人求医无门的时候,经人介绍找到了沭阳县医疗站的朱汉章医生。
朱汉章大夫详细询问病情检查伤处后,也感到老人的病很是棘手。翻阅了大量的外科、骨伤科资料后,认为老人的手不能活动,可能主要是掌筋膜、肌腱等组织损伤后与掌骨发生了粘连所致。
他想如果把疤痕组织松开,排除局部组织间的粘连,患手即可自由屈伸了。而如此僵硬的疤痕组织,用针灸针治疗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于是,他拿起了较粗的九号针头。手掌皮肤消毒后,将九号针头直接刺到了有压痛而变得板硬的疤痕上,捣刺了几下,然后又将针尖刺至骨面左右剥弄摆动了几下,不到半分钟即拔出了针头。老木匠直感到手掌火辣辣的膨胀感。
接着朱汉章医生又把老人的手平放于桌面,慢慢牵拉着患指并趁老人不备突然快速推压患指,只听“吱啦”一声响(一种软组织撕裂的声音)。就这样奇迹出现了,老木匠的手痛过之后,当时就伸屈自如了。
三天后,老人竞可以用患手自如地做木匠活了!
这个病例的成功,是朱汉章医生也始料不及的。这样一个“老大难”的陈旧性软组织损伤引起手功能严重障碍的患者,真的只用一个粗针头剥弄几下就完全治好了?
看起来,陈旧性损伤引起的功能障碍,其症结应该是疤痕、粘连组织限制了局部组织的相对运动所致。
之后,朱汉章医生在临床上又遇到此类患者的时候,也都用此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如此治疗的病人多了,感觉九号针头还是不太顺手,如有些时候,组织间粘连较重,用九号针头撬动就显得无力。
于是他想,把空心针头改成实心,岂不是更结实、有力?操作起来就可以用得上劲了;
而斜坡形的针尖刺至骨面时又容易卷刃,何不干脆改成平刃?为操作起来更好握持,又把针头的根部改造成一个扁平的柄。
在中国,过去行医称“悬壶济世”,葫芦成了行医者的标志,大概是为求吉利吧,就把扁平的柄做成了扁葫芦形,这样第一把“小针刀”就诞生了。
为什么要叫“小针刀”呢?(是要吓死人吗?)
答:用朱老的话讲:一切带刃的针都叫针刀。
小针刀是传统中医学的“针”和现代医学的“刀”二者的巧妙结合,针刀的前端有一个小扁刃,但针身细如针;其刀刃直径仅为0.4-1.2mm,相比手术刀而言,其外形极小,故称之为“小针刀”。
至于吓人这个问题,你只能去问朱老师了~
重点是:小针刀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无毒副作用、无疤痕、适应范围广、价格低廉等优点,是一种深受广大患者欢迎的治疗方法。被评价为:“针刀医学是熔中西医学于一炉的新学科,既有中医的长处、又有西医的优点。”
小针刀疗法能够治什么?
答:其适应证主要是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病变和骨关节增生性病变。
1、颈椎病
2、腰椎间盘脱出症
3、慢性腰肌劳损
4、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
5、肱骨外上踝炎(网球肘)
6、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弹响指)
7、足跟痛
8、内、外、妇、儿各科的部分疾病治疗
9、减肥、脸部微整形
简单来说就是:颈肩腰腿痛找小针刀就对了~
小针刀疗法治疗疾病的机理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神奇有效?
答:首先我们要知道很多颈肩腰腿痛证是建立在慢性软组织损伤病理变化(粘连、挛缩、疤痕及堵塞)基础之上,而小针刀就是直接在病变处进行切割松解,解除软组织对神经血管的压迫,以达到止痛祛病的效果。
虽然说一般的针灸推拿也有效果,但是在松解这个作用上,针灸推拿是无法媲美针刀的,可以说针刀是针灸推拿的超级松解版吧。
那小针刀治疗有危险么?
答:放心吧~小针刀治疗的安全性是已经是经过了数千万例患者的检验过的。
只要是掌握了人体的解剖结构、明确了解肌腱起止点的位置、神经血管的定位和走行,具有临床经验针刀医生,同时通过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询问、观察,是可以有效避免对人体的损伤的。
小针刀治疗时多久做一次?每次针刀治疗需要多久?
答:小针刀治疗一般一星期一次,一般性治疗1-5次即可治愈。
针刀治疗不需要留针。每次治疗时间约在半小时以内即可结束,短则3-5分钟。效率倍儿高!
小针刀治疗痛吗?需要打麻药吗?
答:一般来说,即使使用最粗的针刀进行治疗,其疼痛感也是大部分人的可承受范围内。
还有别以为打麻药就不痛,其实打麻药的时候就很痛,而且还会增加医疗风险。
而不用麻药,既能减少因麻醉意外产生的副作用,还可以在治疗的时候时刻了解患者的反应,更重要的是可以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更好解决疼痛问题。
所以我们一般不使用麻药。
一、针刀治疗常见病种:
(1)各种因软组织粘连、挛缩、结疤而引起四肢躯干各处的一些顽固性疼痛;
(2)部分骨刺(或骨质增生);
(3)滑囊炎
(4)四肢躯干因损伤而引起的后遗症;
(5)骨化性肌炎初期(包括肌肉韧带钙化);
(6)各种腱鞘炎;
(7)肌肉和韧带积累性损伤;
(8)外伤性肌痉挛和肌紧张(非脑源性的);
(9)手术损伤后遗症;
(10)病理性损伤后遗症;
(11)骨干骨折畸形愈合。 病种全面、尤擅长以针刀治疗各类颈、腰椎病;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网球肘等各类急慢性软组织疼痛及面瘫、面肌痉挛;胃炎;失眠;哮喘;荨麻疹等各类疑难杂症。
二:对于针刀的手法及是否应用麻药
中医,西医及中西医结合教育背景的医师各有理解,在临床上的针刀治疗,坚持不用麻药或者激素等药物,首先是可以避免药物对患者的损伤,尤其是关节部位,药物容易引起关节肌腱、韧带等变脆变硬,引起类似封闭的后遗症;其次使用药物不容易得到患者的配合,导致针刀的疗效大打折扣。最后一点是使用药物后针刀很难激发人体的经气,从而影响针刀疏通经络的作用;针刀书籍上,大部分都是要求针刀临床医生治疗疾病时将针刀准确的到达解剖部位松解,甚至非常危险的地方,如脊柱区域椎管内,而一旦操作失误,其后果也是最严重的。究其原因是由于针刀医生过于自信(多发生于西医出身的医生),追求松解黄韧带,环枕筋摸及椎管内的治疗,而忽视了针刀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小针刀是一种针灸针和手术刀融为一体的小型治疗器具,因此临床中可以单独分别发挥针和刀的作用,也可以联合发挥针刀的综合效应。